进入石室禅院,看到的第一座建筑物,便是石室禅院的山门。山门一般是对寺院的称呼,指的是寺院正面的楼门。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设山门的目的,不仅在于彰显道场的神圣庄严,器宇不凡,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开市井尘俗的喧嚣,远离名利场中的种种欲望,保持佛门清净无染的形象。
石室禅院的山门,分为外山门和内三门。外山门为仿印度阿育王石柱建成的石雕山门(牌坊式的建筑),四根石柱是佛陀四圣地的阿育王石柱(现为印度国徽),代表佛陀的诞生、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每根石柱顶上,各有四尊狮子,面朝四方,威风八面。正面石柱上刻着本寺住持忠明法师撰写的一副对联:“石磬灵山圣境金桂沁心幽静禅,室馨药师道场玉兰飘香证果院。”背面石柱对联为:“阿育王立狮柱扬菩萨道遍百千国土,三归岭建道场修药师法度万亿众生”。
外山门的两边,各放一尊袒胸露乳、笑口常开的金色弥勒佛像,左边一尊手持如意,右边一尊手持金元宝,寓意进山信众吉祥如意、招福纳财。踏入山门,迎面而来的,便是石雕五百罗汉,尊尊形象各异,体态百般,栩栩如生,立于道路两旁,夹道欢迎八方香客。五百罗汉为五百阿罗汉的略称﹐意为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位声闻,被认为是“断尽烦恼,堪受世间供养之圣者”。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一是如《十诵律》中载,佛陀在世时,常有五百弟子随侍听法传道。一是在佛陀涅槃后,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在《舍利弗问经》中又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中国汉地佛教尊崇五百罗汉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五百铜罗汉。显德元年(954年),道潜禅师在杭州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罗汉像五百一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从此各地大寺院多建五百罗汉堂。南宋绍光四年(1134年)工部郎高道素所录乾明院罗汉石刻,将五百罗汉一一起名造姓,此后,凡寺院建五百罗汉堂,皆援用其名。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