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2)00000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公告

佛学名家 | 唯识就是唯心吗
2019-10-10 16:36:36

    唯识论虽以精神为主,但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如要否定,那就一空到底,连“识”也无从可唯了。

    其实,若讲哲学上的唯心论,除了唯物论,几乎都可纳入唯心论的范围,比如培根、洛克、休谟等,算是主观的唯心论,黑格尔算是客观的唯心论,康得算是意志的唯心论,詹姆士算是经验的唯心论,柏格森算是直觉的唯心论,罗素算是存疑的唯心论(这一唯心论的分类法见于太虚大师法相唯识学概论)。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的唯心论,总要立出一个标本,作为他们立论的基础,有了一个标本的偶像,就难免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存疑的唯心论是比较开明的,但他们不能指出一个究竟的归路,仍不免令人有彷徨之感。

    至于佛教的唯识论呢,虽讲“三界唯识”,三界之内的万事万物,均由八识所变,一切的物象──器界,均是八识的相分──现行,但是并不否定自我而外的一切众生。三界唯识,是说三界之内的一切现象,是由三界的众生各自的八识共同所变,也就是三界众生的共业所变。这里所称的八识,不仅是指的当下的心识,而是包括了无始以来的业力所薰的心识,由于业识的现行,便成了八识的相分,成了三界的现象,成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的世界,物质是由同界所有众生的八识所变,众生的相互为缘,也是由于同界众生的八识互变。

    唯识论的宇宙观,称为“赖耶缘起”,赖耶识是第八识的梵文音译,意思是藏识,能够含藏一切业种,当业种现行而感得的果报,便是唯识变现,这是从本体上着眼的。若从现象上着眼,便可称为“业感缘起”,因为八识所变的果报──现象,实在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而来。若从方法上着眼,不管是赖耶缘起也好,业感缘起也好,都不出乎“缘生”的原则,唯有众缘和合,才有现象成立的可能。所以,佛教的基本原则,是缘生论。佛教的最终目的是一个“空”字,因为不用标立任何形而上的偶像,所以不会落于以偏概全的泥沼,因为由缘生而归结于性空──我固空了,法也空了,所以不会令人有彷徨无措之感。一般的哲学家,我字都空不了,法(形上的标本偶像)字,当然更加无从空起了,如果他们一旦真把他们自我执取的标本空去了,他们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地而成为无依的游魂!

    所以,佛教的唯识论,绝不是哲学的唯心论能够相拟相比的。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
佛事咨询:道顺法师:13806042569
     瑞文法师:13616030305
寺务咨询:净宣法师:13205923330
琉璃宝塔:净院法师:13235005228
进塔服务:0592-6088000
会员服务:0592-6512152、5817737
义工之家:吕净文:13906003507
     陈净盈:18046288992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