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物质文明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由传统的道德社会推向功利社会。金钱的诱惑和社会贫富分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用尽全力去追求财富,甚至唯利为上。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被财富所困囿,甚至被财富所奴役,身心焦虑,幸福感大大降低。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财富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何正确地使用财富才能利人利己,真正获得内心的富足和幸福呢?本期读书会,各位师兄在边读书边思考的过程中,共同分享了自己或身边生活中遇见的关于财富的小故事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佛经中,记载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被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他们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一看,欣喜若狂,将黄金带回家中,以为是从天而降的幸运。可当他们带着黄金去市场兑换时,被人告发至官府。原来,他们所得的黄金是窃贼从宫中盗出,丢弃在路旁的。父子俩人赃俱获,百口莫辩,行刑时,他们才真正领悟到“毒蛇”的含义。
财富于不同的人而言,可是净财,也可是毒蛇,就看你是否从正当的渠道去获得。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正当财富是“净财”;而通过不当、非法的手段获得的财富便是“毒蛇”。“毒蛇”会吞噬你内心的清净,不仅会生出许多潜在的恐惧和焦虑,甚至会生出祸患。
在场的师兄分享了一些人通过不当、非法手段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家中“一夜暴富”。或许暂时他们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毒蛇”给他们的影响已经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开始显现,因为财富太过容易获得,他们的子女便不再用功读书,躺在父辈的财富上虚度光阴,甚至养出奢靡的生活习惯。长久如此,后辈的前途和家族的未来可想而知。
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置法律及道德于脑后,不择手段牟取财富,他们或可逃脱一时,却不能逃脱永久,不积福德,终有果报。唯有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智慧获得的净财,才能使用起来无后顾之忧。
通过正道获取财富后,并非可随意使用财富,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佛陀一再告诫,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一旦被鼓动起来,往往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难以改掉。过分放纵自己的欲望,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简朴的生活藏有福气/
有师兄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金钱的使用上缺乏节制。食物好好的,吃不完便直接倒掉,衣物满柜,还在不断购买,整理旧衣物时发现很多衣服连包装都还没有拆;在对待子女上更是有求必应。而老一辈因为经过年轻时艰苦的生活,看到食物被丢弃时觉得可惜、心疼,对衣物更是追求简朴,她劝解年轻人应当惜福,并且教会孩子惜福,不养成奢靡的习惯,这才是长久的爱。
/福报是有限的,不可挥霍/
另有一位师兄则分享了自己身边朋友的故事,他的朋友家中因征地拆迁获得一笔数额较大的拆迁款,获得这笔财富后,他的朋友便有些膨胀,沉迷在赌博中,将大笔大笔的钱投入,结果,不仅所获得的拆迁款赌光,还欠下一大笔债务,夫妻关系也因此恶化。他的朋友本来可以用这笔款项好好买一套房子,为家人建造一个温暖的家,也可以用这笔钱投资正业,却因陷入赌博,破坏了家庭的幸福,也让自己困在债务中,得不偿失。每个人自有的福报都是有限的,轻易挥霍,就是将福报提前支取,一旦支取完,若再不通过自我修行去积累功德,便会成零甚至负数。
将财富用于满足奢侈的生活不可取,用在赌博、犯罪上更是有损福报。那如何使用财富才是正确的呢?有一位师兄分享了佛陀告诉我们的财富使用四分法:10%用于布施(做慈善公益等)、20%用于储蓄、30%用于投资、40%用于保障基本生活所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需用之有道,将有限的净财用于布施,可积累无限的福报资粮。
学会正确使用财富的同时也要学会正确看待财富,贪著财富,财富便会成为利刃,不贪著,财富就会带来福报。
现场一位师兄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是一位商人,一次,一位外国客商来采购原材料,不小心将钱包遗失了,被这位师兄拾得,钱包内装着客商采购原材料的所有货款(数额不小),师兄并没有起贪婪心,而是马上将钱包归还给客商,客商收到钱包后,将合作机会留给了这位师兄。如今,这位客商已经和师兄合作多年,并且对她非常信任,师兄在合作期间所获得的远远胜过那笔货款,这便是不贪著带来的福报。
反观如今社会上,一些商人因贪著财富,不择手段,造假,诈骗,偷税漏税,一些官员以权谋私,金钱观扭曲,这些人近则因为贪著日夜难安,内心留下印记,不得解脱,远则财富终被没收,不能持有,甚至连人生自由也被剥夺。
财富于贪著的人而言,是恶之源,而对于认识到它的无常的人,能够明白财富不是人生的唯一,它不是永恒的。当我们真正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才不会被它束缚,被它伤害。看懂财富的存在和意义,懂得通过正途去努力获取它的同时,也跳脱出执着,多布施,福报便能源源不断地来。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