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石室禅院向所有劳动人民致敬!
祝福勤劳的劳动者们节日快乐!
中国人民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的民族,勤劳节俭是我们的民族传统。
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
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
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
而在佛教,从世尊到一些祖师大德,亦是注重劳动。
佛陀以洞悉宇宙真相的大智慧教导在家弟子,如何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勤劳具足。
在家人通过从事耕种、商业、公务,或正当任何一种技术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他对该工作熟练、不懈怠,拥有充分的思考能力,胜任工作、胜任安排,这叫做勤劳具足。
当然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误解劳动仅仅为体力劳动,佛陀在世的时代,曾有在家耕种者不理解佛陀游化讲法,对佛陀说:
“我有的吃,是因为我耕种了田地,你也应耕种。只有劳动后,才有饭吃。”
“我也耕田种地,只有劳动后,我才享受饭食。”佛陀回答。
“你说你是一个耕种者,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尊者你的犁具、牛轭、耕牛及牛鞭,你是如何耕作的?”
佛陀回答道:“信为种子,戒为雨水,慧牛轭,中道为犁具,意志为缰绳,静念为牛鞭。言行谨慎,饭食适量,以真诚去除杂草,以禅定达到圆满的解脱。精进为载物大白牛车,载至苦尽乐生的涅盘之境。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获得彻底的自在。”
佛法传到中国,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启了佛教的农禅并重的禅门习惯,百丈清规中,有“普请”制度。所谓“普请”,就是阖寺僧众共同参加劳动,上至方丈,下至清众,所有的出家人都必须参加集体劳动,无人例外。
百丈禅师不仅倡导这种制度,而且身体力行,除了领着大众修行之外,还亲自参加集体劳动,并且留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丛林佳话。
他们身体力行的劳动不仅让道场得以延续也让僧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而让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普及大江南北做出了重要奉献,直至现在仍旧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作为佛子来说,更是要明白劳动的价值,劳动在佛法中,是如实行践的功德。
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能以慧力觉悟佛法的般若妙慧,不仅要通过闻思、观修,还要在生活中不断以大悲心和精进心去劳动实践。
在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作为佛弟子的我们更要学习诸佛菩萨和历代善知识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自觉觉他。
在修行的同时不忘勤劳刻苦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奉献,让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编辑 | 弘宣中心
文字 | 源自网络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