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不染性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意味着无法拥有绝对的淡泊和宁静。
看破红尘,不是至境;看破红尘而归于红尘才是至境。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滴清澈的水滴,滴入黄河之中,瞬间就被滚滚黄沙所覆。水滴想保持自己清澈纯净的水滴状态,但不管如何努力,在混杂着“红尘”的河水中都无法清净下来。它觉得身不由己,处处受环境束缚,感觉很无力、很苦恼。
终于,它下定决心离开了河流,溅到岸边,安静地住在草丛之中,让自己身上的泥尘慢慢沉淀下来,让自己慢慢变得清澈。
它很喜欢这种清净的身体状态,并且厌恶污浊的黄河水,与黄河水格格不入,不愿意回到河中去与其他的水同流合污了。
但时间长了,水滴又产生了莫名的孤独感,虽离开了河流的奔波与红尘的染污,但发觉整天呆在草丛里并没有意义,亦没有创造任何价值,想到这里,另一种苦恼又产生了。
一天,水滴静静坐思,梦到了佛。
它问佛说:“您说清净方能解脱烦恼,为什么我现在清净了,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意义?”
佛说:“你身虽然清净了,但心还没有真正的清净,求清净则不得清净。你苦恼的原因,是因为你执著于你自己这个“水滴”的身体,你把水滴的形态当作自我,不能认识到自己本来的状态。”
水滴听到这话,起了困惑问:“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
佛告说:“真你,并无真形态,本是水分子,今现水滴形态,乃因缘和合而生,其实你本有无限可能。
但任意的形态都不是你本身,组成你水滴的水分子,其实与河水并无任何分别,尔与它们平等如一的。
所谓的污水,也只是水分子与污秽泥尘混合之果。
当你作水滴时,可被泥尘污染,但当你以水分子来观察己身,则会发现,泥尘还是泥尘,水分子则悬与之外。
水分子本是清净,永远不会被泥尘所污。
组成一切水的水分子,这方是你原本模样,虽在河流的红尘浊世中,自性却不垢不净。
虽奔流不息,却又与所有的水连成一体,河流即是本身,古往今来,河流都在,如如不动,不来不去。
虽你本身无形无相,却又随缘现相,生种种妙用。
若执于自身是水滴,则住水滴之相而生分别心,有种种净垢分别,生种种忧悲苦恼。
若明了水之自性,则红尘不染性空,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净污之相,皆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自此,佛不再言,唯拈花以示意。
水滴听闻,当下顿悟,跃入河流之中,化为无形。而河中漩涡,皆化对佛微笑。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嘈杂纷扰的社会里,宁静的真谛在于能用心灵宁静守住做人的本色。
静到能在狂风暴雨中心平气和,静到能在喧嚣躁动中也能体味“闭门何处不深山”的境界。
静到即使身在名利场翻滚,也能守住心在荒村听雨的一片清澄,这便是静者心多妙。
静者心多妙。他们以坚韧的姿态保持着淡然从容,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心灵的清芳,把盏茗茶,拈花微笑。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