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石室禅院药师佛音乐禅曲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2)00000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报道

遇事不责备,是最好的修养
2022-03-06 15:49:39

老子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人生中最难的就是不责于人,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学问,也是一种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犯错,事事非完美,人人都是在负重前行,理应多些体谅与尊重,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不能高高在上,处处咄咄逼人,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也不要去随意指责他人,理应学会理解与宽容。

01

遇事先反省自己

少指责他人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一个人需要不断地从思想上检讨自己,从行为上纠正自己,才可以在正常轨道上前进。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自省,才能在错误中成长,走向成熟。

认识自我,就是一个不断反省的过程,遇事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推卸不逃避责任,不一味地指责他人。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反躬自省,发现不足,去改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现实中,不难发现,我们很多人总是习惯地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敢面对,甚至是与别人闹了矛盾,也只是一味地指责别人不对,从不懂得反躬自省。

殊不知,一个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自醒,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收获成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别人,才会远离他人的怨恨。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才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正确途径。

02

宽容大度是一个人

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薛宣曾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做人,宽容大度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

宽容大度,即是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

人在遇到矛盾时,宽容体谅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涤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心理学上说:“与人沟通时,70%是情绪,30%是内容”,当没有正确地表达内容时,误解就会因为情绪的激化而进一步加深。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不是两人之间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将小事过于放大,哪怕不了解真相,也一定要争个输赢。

一个人动辄发火、与人争吵不休,其实是没有底气的表现。诚知,在嘴上吵赢别人,是最无意义的胜利。

在与人相处中,胸襟博大,你就会左右逢“缘”,如果只注意到别人的缺点,不免一叶障目,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相反,换个角度,多注意别人的好处,用理解、同情和仁爱去影响别人,使他既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又能心悦诚服地改正,你就会处处得到信赖和受到爱戴,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03

将心比心是最大的善良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纷繁复杂,每个人活的都不轻松,人和人之间更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要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少指责他人,常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无愧我心。

人,没尽善尽美,事,无一帆风顺。

是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交往都有误解的时候,懂得换位思考,麻烦就会减少,懂得将心比心,感情就会加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和人因为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脾气秉性,价值观,生活习惯,生活阅历,家庭背景,所处的环境,人际圈子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事事都统一在一个频道上,也不可能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复制粘贴,彼此的思想总有相左的时候,所以有磨擦、有矛盾在所难免,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情,要懂得换一下位置看问题。

心生怒气时,不宜武断,应静心分析,心生怨气时,不宜责怪,应换位思考。怒,缓一缓,不会悔恨,心,容一容,无愧己心,凡事别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他人,要多在他人的位置上看自己。

处事,要懂得体谅,你考虑到别人的难处,别人也会顾及你的面子。你在他人需要伸出援手,他人也会记得护你周全。站在陌生人的角度,将心比心,懂得别人的不容易,多一份宽宥,少一点指责,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一个人的心胸,一个人的气度,也决定着你所站的高度,决定着你的发展前景。

要想有好的作为,必须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以待人,严以待己,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少指责他人,做人做事,无愧于己心!

编辑 | 弘宣中心

摄影 | 爱心义工

文 | 源自网络

文章仅供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
佛事咨询:道顺法师:13806042569
     瑞文法师:13616030305
寺务咨询:净宣法师:13205923330
琉璃宝塔:净院法师:13235005228
进塔服务:0592-6088000
会员服务:0592-6512152、5817737
义工之家:吕净文:13906003507
     陈净盈:18046288992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