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你的心——心理咨询师笔记》
09
走不出家门的孩子
文/戴仕梅
离不了家的孩子,心往往仍然停留在哺乳心态,而他们的母亲或父亲,又忍不住继续给他喂奶。要孩子长大,父母必须联手,无论孩子怎样发难,都得忍心把奶瓶取走。
我的一位朋友介绍说,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有近一年没去上学,刚上高二时,他还能坚持去学校,之后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接下来就干脆不去上学,待在家里倾心写作。他希望我能帮帮亲戚的孩子。
来找我的当天,陪同孩子来的有父母、孩子的舅舅、表兄妹、老师和我的那位朋友,浩浩荡荡一大家子。
这个小伙子长着一张干净英俊的脸,只是身体单薄,面色苍白,好像很久不见阳光,没精打采的。
他的父母坐在身旁,不断地提醒他各种事项—叫他对老师要有礼貌,叫他有什么心里话就直接跟老师讲,叫他不要老躲在房中上网,叫他好好学习……
父母是他的闹钟,是他的保姆,是他的佣人,也是他的总管。
只是父母的每一项提醒,他都只是点头,尴尬地笑,却不知如何回应。我想估计是多年来,这样的提醒太多了,孩子只当耳边风,除了让儿子不耐烦,并没有任何效用。
这样的孩子,我十分熟悉,在每年咨询中都会碰到八九例,只是,每一例都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有时是男,有时是女,年龄从十四五岁的少年,到二十几岁的成年。
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出不了家门。
当然,对这些不离家的孩子,原因说法众多,如孩子有抑郁症,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孩子自卑不敢见人,孩子认为社会复杂,他不能接受等等。无论理由是什么,父母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我的孩子实在无法独立,我们实在无法放手。这样的解释,久而久之,也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是:我是真的有现实原因而无法走出去。
这样的孩子,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他们都无法欣赏;无论脚步走得多远,像风筝一样,总有一条无形的线,把他们扯回家来。父母、游戏机、电脑或是沉溺于他们幻想的事物中,这些是他们的全部世界。这些离不开家的孩子,我们称他们为“家囚”。
人要长大,必须从某种程度上离家,即使身住家中,心也不中留。但是“家囚”刚好相反,他们即使远赴重洋,心也留在家中,千方百计返回家园。
琳琳就是一个例子。她在英国读了一年大学,却度日如年,不是患忧郁症,就是企图自杀。直到父母烦不胜烦,终于把她接回家来。
回到家里的琳琳,终日把自己困在房中,晚上打游戏机打到天亮,白天睡觉睡到天黑。父母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就是无法把女儿从房间拉出来。
王峰比琳琳稍好一些,在加拿大勉强读完大学,但是回国后没有一份工作能做得下去。不久返回家中,再也不出门。
记得两年前做过的一个最极端的个案,一个l8岁的男孩,因为父母离婚对他的打击太大,把自己关在家中,一关就是5年,一步也不走出房门。连大小便都在自己的卧室里解决。真正坐牢的囚犯都有机会到室外走动,但这个孩子却把自己的青春囚困在房中,母亲是他与外界唯一的联系。
正常人很难想象,这些家囚怎么会选择如此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但家囚的特征,就是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而家囚又以青少年为多,他们有个共同之处,都是充满挫败感,除家庭以外,不能与其他人发展人际关系。
一般来说,家囚不能离家,是基于不能成功地投入到外面世界所致。而不能与外面世界成功建立关系,主要是因为过于依赖家庭,原因在父母。怎样打破恶性循环,是改进的第一步。
因此,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自己,他们的父母也要改变。孩子能够成功地留在家中,必定有人维持他的这个状态。父母的最大陷阱,就是明明知道孩子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却不知不觉地卷人旋涡,继续纠缠。孩子离不开家,有很大成分是因为父母放不下孩子。
怎样协助父母与孩子建立适当界限,是步骤的第二阶段。孩子与父母不可以没有界限。离不了家的孩子,心理往往仍然停留在哺乳心态,而他们的母亲或父亲,又忍不住继续给他喂奶。要孩子长大,父母必须联手,无论孩子怎样发难,都得忍心把奶瓶取走。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执行起来就十分困难。因为整个过程不单是要斗力斗权,同时也要斗智斗勇。
我看过很多父母,都被这些家囚困住;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同时也是监狱的守卫。因为他们不是不停地向孩子劝诫,就是生气地骂他不争气;但是才一转身,又忍不住不断地为孩子张罗这事那事,结果孩子继续不用接受任何生活上的挑战。
最糟的是父母有分歧,二人互相抵消,孩子就更变成没有人管得住的金刚精。
有一对年迈的父母,面对30多岁不离家的儿子,母亲恨铁不成钢,对儿子断粮断水,用尽全力,将儿子赶出家门;父亲却担心独子离家有意外,背着妻子,源源不断地给儿子给养,这夫妻二人,一推一拉,孩子在家一待就是7年。
出不了家的孩子,心中其实万分彷徨,他们自己也明白不可长此下去,但是囚在家中的日子愈长,愈难走出去,这个道理与长期吸毒无异。
◎郑重声明:石室禅院慈善会公众号及网站已获得戴仕梅女士授权转载《谁偷走了你的心——心理咨询师笔记》书中内容;请尊重作者版权,其他公众号及媒体未获授权,请勿直接转载。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