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石室禅院记忆
文 | 谢祯
为石室禅院20周年庆提笔,这篇文章要在哪里写?我思考了很久。在后山的玳瑁天池?在古庙石室前的百年白玉兰树下?在万福万寿和平钟前?还是在月光下千人博饼举办处?
每一处地方,都有一个故事,关于我的,你的,心中的,温暖记忆!
玳瑁天池那一汪水
发现它的形状像祖国的地图雄鸡,是在披荆斩棘登山观池数次后。那时,我不到20岁,常常意气风发地组织朋友去爬石室禅院后面的玳瑁山。
那时的石室禅院跟现在不同,只有一石室一横屋,而后山的路,也只是勉强踩出来,以至于有时我们还要动用柴刀,才能在荆棘中,开出一条直达天池的路。
我称它为玳瑁天池,一汪宁静到让人可以在它身旁发呆一下午的地方。远处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海沧、杏林,背后山顶是戚继光抗倭寇的古城堡。
再后来,在一位小师父的帮助下,我也曾爬到山顶的古城堡,还写下了新闻报道。但山间那汪天池,却一直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门前那两棵百年白玉兰
如果不是石室前那两棵百年白玉兰树,我也不会在自家房前,特意也种下了一棵白玉兰树。
它一直在,也至于每次看到它,我都喜欢再次拍摄它。史料记载,这两株白玉兰,系清朝末年重修禅院时由南洋引进种植的。而这一站立,就是200多年。20多米的身高,120厘米的直径,花开季节,香气弥漫,沁人心脾。
喜欢捡起一片花瓣,凑近鼻尖,轻刮着它,让它的香,顺着鼻尖,在整个脸庞游走,直至心底。
更喜欢树前这座石室,对称但不对仗的设计,把两这边不同工匠的木雕手艺和漆艺,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喜欢在它翻建重修时,工人们小心翼翼的样子,那是对古刹的敬畏之心,也是对文物最好的忠待。
因为一座寺,爱上一种树。因为一种树,爱上沁人心脾的美好!
图 | 石室禅院护法殿前的百年玉兰
那一声万福万寿和平钟声
因为见证了它的调运安装,所以每次撞响它时,都会有特别通灵的感觉。
那钟声,似乎从非常悠远的地方传来,又好像是老朋友般的握手问候。它是除夕夜初一晨那108声祝福,它更是为灾区祈福而鸣的祈祷。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万福万寿和平钟,一万个福字和一万个寿字,撞响的,是两岸和平的心声,是直抵信众内心深处的祈福。
当听闻寺院还给万福万寿缴纳了版权费时,心中那种钦佩更是温暖满满。
还是会想起1997年。那一年,香港回归。那一年,石室禅院住持忠明法师从厦门闽南佛学院本科毕业。那一年7月7日,我参加工作。
那一抹月光下的石室禅院慈善会
中秋慈善晚会千人博饼的光
图 | 石室禅院中秋千人博饼慈善晚会
如果说,前面所写的记忆,都是宁静的回想,那么,我要带着您进入一个更宁静的喧嚣——月光下的千人博饼。
记得有一年,开博当天傍晚,大雨滂沱,从岛内开车前往寺院的我暗暗想,今年这饼,应该了博不成了。说是博饼,还真是博真的会饼。图的就是一份欢聚,图的就是一份欢喜。
车出新阳隧道,我的座驾神奇的发现,雨刷可以暂停工作了。再调头回来,抵达山门,秋高气爽,已然没有了刚下过暴雨的样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开博时,月亮竟然偷偷探出了头……
在我的记忆深处,那一抹月光下的千人博饼色子声,是全天下最宁静的喧嚣。
是以如上四个我心中关于石室禅院最温暖记忆,祈福禅院20周年,以及未来的任意个20周年!
作者简介:
谢祯——
海西晨报社要闻采访部副主任
《海西晨报·公益周刊》主编
福建省公益传播班班主任
厦门同心慈善会副会长
北师大公益慈善管理同心校友会会长
“关爱藏娃—脊柱侧弯防治”联合发起人
厦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厦门市第三届十佳外来青年
厦门首届十佳最美家长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