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为作者
《给自己的心安个家》再续
文 | 练水凤
自2004年年底离开厦门后就没再回去过,近来收到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柯总干事的信息,她告诉我说慈善会成立二十周年了,希望原来的老会员能共聚一堂,共叙情长,我封存已久的思绪瞬间被打开。
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曾给我无数的希望,我在这里圆了大学梦,获得了工作机遇,还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和爱情!虽然许久未见,但我依然时常梦见南普陀放生池里的荷花、厦大湖畔的杨柳、白城的浪花,还有那个温暖如家的石室禅院!
遇导师,结缘慈善
1999年,我刚刚考上鹭江大学夜校,那时正在找工作,在兄长指引下,有幸认识佛学导师——广普法师。2000年在广普法师带领下,我来到岛外一座古朴、庄严的寺院——石室禅院,在那里结识了忠明法师、朗明法师、道顺法师、陈建兵、居志煌、王丽达等人。
后来,广普法师经常带着我参加石室禅院慈善会活动,慢慢地做起会议义工,做会议纪要记录、联络各慈善小组长等工作。由于石室禅院位于海沧,在岛内急需一个联络处,后联络处安置在李杰先生提供的准信机电公司办公室,机缘之下,我成了石室禅院慈善会第一个工作人员,每次会议讨论的结果都由我通知各组组长,那时的我年轻气盛,言语率直,横冲直撞,殊不知很多会员都是企业高管、老板、社会知名人士,所以那时的我,有个特别的称呼——“水部长”。如今每每想起那时的时光,倍觉亲切和怀念。
遇佳偶,以“粽”传情
2000年,慈善会组织端午义卖粽子活动与端午爱心慰问,义工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石室禅院,有大学生、企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大家分工合作,洗、切、包、煮,有序地完成了五千多个粽子。
包粽子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在本地阿嫲的细心教导下,我很快就领悟了包粽子方法,学会后就开始“卖弄”技巧指导新手,我的先生就是当时活动中包粽子新手之一,我在教他的过程中,他问我,“《菩提园》里的《给自己的心安个家》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吧”,我得意又羞涩地点点头。
▲练水凤当时以修竹为笔名刊登在
第四期《菩提园》上的文章“给自己的心安一个家”
我们从那次熟识后,便经常在一起参加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一起在玳瑁山上种树,一起整理旧衣服,一起参加义卖,一起乘船去放生……而后,缘分就这样来了。石室禅院不仅给我的心安了家,也让我与先生结缘,实现了生活中温暖又温馨的家!
遇良友,举贤让位
随着慈善会不断壮大,会员渐增,不会讲本地方言的我,时常出现沟通障碍,这时,小柯来了。
她是个活泼开朗又有富有爱心和耐心的姑娘,面对叔叔阿姨阿公阿嫲们各种咨询,她总是耐心解答,不会厌烦,总能让前来咨询的人眉心舒解,身心欢喜;面对前来求助的困难群众,她也是用心倾听,耐心开导,及时登记信息,并及时安排和送达救助物资。她以软言爱语安抚大众,温柔且善良,是个名副其实的慈善会总干事。
回忆以往点滴,内心是淡淡的甜,嘴角有微微的笑,曾经那份青涩又真挚的情感再次浮上心头!虽然我已经离开厦门,投入烟火生活,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同先生一起努力经营小家,但在慈善会学习到、感受到的一切,早已深植我心。
▲练水凤一家
世间无常,贫者的痛苦,老者的孤独,孩子的渴望,患者的需要……还有太多人依然生活在苦中。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一个微笑,一句爱语,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在传递慈与悲、情与善,我也愿在生活中但行善事。
愿人人都能从苦痛中走出,给自己的心安个家——菩提之家、慈善之家!
慈善会二十周年感悟
编辑 | 弘宣中心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