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第二届“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诸多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据介绍,本届研讨会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年度对台重点交流项目。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非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厦门市石室书院(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办,台湾中华郑和学会协办。
▲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
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厦门市海沧区政协主席曹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长王敬辉,中国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赵志刚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非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李新烽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
高翔视频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迄今中国已经与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海峡两岸应共同利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加强同沿线各国、各地区的务实合作,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为促进区域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他强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性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坚持并将继续推动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希望与会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两岸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主席曹放致辞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主席曹放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海沧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和社会融合,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重要平台。曹放表示,“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连续举办两届,开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名片。去年研讨会上,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和两岸学者提出了“把颜思齐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的建议,受到国家重视并被采纳。把颜思齐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会让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更加清晰深刻,对于进一步深化两岸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郑和学会理事长王敬辉致辞
▲中国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郑和航海文化
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赵志刚致辞
中华郑和学会理事长王敬辉表示,“一带一路”是了不起的倡议,可以让贫穷国家实现发展和翻身,维护世界和平。中国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郑和航海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赵志刚建议在海沧建立一座“海上丝绸之路纪念塔”,以纪念我国历史上开拓海洋文明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石室书院院长
忠明法师在研讨会现场
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时平、纽约两岸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汤锦台(台湾学者)、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张永蓬、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经超(台湾学者)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分别作主题演讲。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全球、两岸局势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举行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和挑战、郑和下西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闽台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